健康科普
人生不易,且行且珍“膝”
发布时间:2025-04-25 浏览次数:42 来源: 预约咨询
每次放假过节后,门诊接诊中都会出现一波膝关节疼痛的就诊高峰,还有一些年轻人为了减肥或者锻炼身体,跑步锻炼一段时间后也经常会出现膝关节的疼痛,在门诊接诊中遇到的这些病例,核磁检查经常会显示关节腔积液,韧带、半月板的损伤,胫骨平台或者股骨髁骨髓水肿等一些问题;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了,外出游玩、爬山或者运动的活动量就比平时就要大的多了,那如何在外出游玩、爬山或者运动中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,避免节后膝关节疼痛影响了上班或者上学,这个问题因为常见,所以我们必须引起重视,尤其是对于喜欢运动、爬山或者刚开始锻炼的人来说,就更有必要了解这方面的一些常识和注意事项。
一、运动或者出发前的准备
1. 充分热身
- 运动前动态拉伸(如高抬腿、弓步转体)激活腿部肌肉,提升关节灵活性。
- 避免刚开始就直接进行高强度运动,可以适当先活动一会儿,让膝关节分泌润滑液,减少高强度运动中关节软骨的摩擦。
2. 选择合适的装备
- 穿缓震性能好的运动鞋,选择防滑、支撑性强的专业登山鞋,避免平底鞋或皮鞋,减少行走时对膝关节的冲击。
- 如果进行爬山或者高强度运动(如篮球、跑步),可佩戴髌骨带或弹性护膝,使用登山杖分担下肢压力(下山时尤为重要),但需注意护具不能替代肌肉力量。
- 保暖防寒:根据气温采用“三层穿衣法”,重点保护膝关节免受冷风刺激。
二、长途旅行或运动中的正确姿势与技巧
1. 避免错误的动作模式
- 上下坡方法:上坡时重心前移,保持脚掌发力,避免膝盖过度前倾;下坡时小步缓行,身体微后仰,借助登山杖分散压力。
- 平路行走: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,适当调整步幅和速度,减少膝关节磨损。
- 深蹲/下蹲时膝盖不要内扣(膝盖对准脚尖),保持重心在脚跟与足弓之间。
- 跑步时减少脚跟重重着地,采用前脚掌或全脚掌落地,减轻冲击力。
- 避免长时间跪姿或频繁跳跃(如篮球扣篮),减少关节压力。
2. 控制运动强度与时间
- 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,避免突然加大跑量或负重(如深蹲重量)。
- 若膝盖已有不适,选择低冲击运动(游泳、椭圆机、骑自行车)或者适当休息。
三、强化膝关节周围肌肉
1. 股四头肌训练
- 靠墙静蹲:背部贴墙,屈膝至大腿与地面平行,保持30秒~1分钟。
- 直腿抬高:仰卧,伸直腿缓慢抬起至45度,每组15次,增强股四头肌稳定性。
2. 腘绳肌与臀肌训练
- 臀桥:仰卧屈膝,臀部发力抬起身体,保持2秒,强化后链肌群。
- 俯卧腿弯举(或弹力带训练):增强腘绳肌,平衡股四头肌力量。
3. 平衡与本体感觉训练
- 单腿站立、波速球训练,提升膝关节动态稳定性。
四、减轻膝关节负荷
1. 控制体重
- 体重每增加1公斤,行走时膝关节承受压力增加3~6公斤,减肥是保护膝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
2. 避免过度使用
- 减少长时间跑步、登山(尤其下山)、深蹲等高负荷运动,每周给膝关节1~2天恢复时间。
五、行程管理
1. 控制强度
- 每日步行建议不超过1万步,每小时休息5-10分钟,避免暴走导致半月板损伤。
2. 路线规划
- 优先选择正规景区,避免未开发区域或陡峭地形,减少意外风险。
六、运动后的恢复与保养
1. 冷身与拉伸
- 运动后静态拉伸股四头肌、腘绳肌、小腿后侧肌肉,缓解紧张。
- 冰敷膝盖10~15分钟(如有轻微不适),减少炎症。
2. 营养补充
- 摄入富含Omega-3脂肪酸(抗炎)、胶原蛋白(关节修复)的食物,如深海鱼、鸡蛋、牛奶。
- 补充钙和维生素D,维持骨骼健康。
七、特殊人群注意事项
- 已有膝盖损伤者:避免单腿跳跃、负重深蹲等动作,必要时取消外出旅行计划。
- 中老年人:长时间行走应适当注意休息或避免爬山、上下楼梯等过度磨损膝关节活动,运动时优先选择游泳、散步等低冲击运动,强化肌肉代偿。
- 青少年:避免过早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(如举重),防止骺板损伤。
常见误区提醒:
- ❌ 盲目依赖护膝:长期佩戴可能削弱肌肉力量,仅在运动时短期使用。
- ❌ 忽视疼痛信号:膝盖持续疼痛、肿胀或活动受限时,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。
通过科学训练、强化肌肉和合理规划运动,能有效降低膝关节损伤风险。记住:保护膝盖的核心是增强肌肉力量与控制关节负荷,而非完全避免运动!
供稿: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 副主任中医师 张洪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