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门诊,总能看到不少中老年患者跛着腿、扶着拐,由于常年累月疼痛,他们心情焦虑,面容憔悴,其中就有不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。
今天就带大家正确认识一下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”,科学看待腿根痛。
正常人体的髋关节是非常有活力的一个大关节,血液供应非常丰富,但在病理状态下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中断后,股骨头就会发生缺血而“饥饿”,继而发生缺血性坏死,圆形的股骨头会发生负重塌陷,变扁,最终发生功能障碍,这种坏死通常是不可逆的,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残疾。
先来了解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理,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原因有两大类:一是创伤性因素:股骨颈骨折、髋关节脱位等;二是非创伤性因素:长期服用激素、过度饮酒、血液病等等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以30岁到60岁最为多见,无性别差异。
四是其他一些类型。如潜水员、飞行员、放疗患者、肥胖症、糖尿病、痛风、血红蛋白病等,这类人群发生股骨头坏死几率会更高。
因此,预防股骨头坏死重点要积极处理髋关节外伤,改变长期酗酒的不良习惯或戒酒,脱离致病因素的接触环境,要谨遵医嘱,合理使用激素,切勿滥用激素药物。
在治疗上,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,多注意休息,避免负重,借助中医中药、物理治疗,往往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。40岁以下较年轻的患者,可以尝试中医药保髋治疗,或者“保头”手术治疗比如截骨、微创髓心减压术等;对于年龄较大超过40岁的患者,一般不主张进行大的“保头”手术,如果发生股骨头塌陷,而且疼痛、活动受限明显,可以考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。
最后,如果怀疑有股骨头坏死,建议先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、确诊。能否“保头”,需要综合年龄和股骨头塌陷的情况进行评估来决定,切忌病急乱投医,耽误了治疗。
供稿:骨关节四科 代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