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社会,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,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。它不仅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,如骨质疏松脆性骨折。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,使骨骼变得脆弱,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如此之严重,早发现、早预防十分重要!
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严重性
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,常见于椎体、髋部等部位。其中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。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巨大,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,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,这些骨折往往不需要剧烈的外力,即使是轻微的跌倒也可能导致骨折。据研究,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,约20%的患者可能死于各种并发症,约50%的患者致残。因此,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。
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
我科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,包括基础措施、药物干预、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。
1. 基础措施
加强营养,均衡膳食,保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。同时建议患者进行适量的日照和规律的运动,以促进骨骼健康。2. 药物干预
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,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干预,如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、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,以减缓骨质流失。
3. 康复治疗
康复治疗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,包括中医治疗、物理治疗、运动疗法等,以增强肌肉力量,改善平衡能力,减少跌倒风险。
4. 生活方式的调整
日常可散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和五禽戏等低强度运动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,鼓励患者戒烟、限酒,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,以减少对骨代谢的不良影响。
下面,我们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了解骨质疏松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。
案例一:张奶奶,一位69岁的退休教师,2023年5月因不慎滑倒致腰部疼痛不适来诊。经过详细检查,发现她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症(骨密度T值为-3.5),并伴有椎体压缩性骨折。经过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、中医治疗、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,张奶奶的疼痛得到了明显缓解,次年同月复诊T值-2.3,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。案例二:王阿姨, 57岁,因反复腰背部疼痛来诊。骨密度检测显示T值-2.6。经过三年的跟踪治疗,李阿姨的骨密度由原来的T值-2.6到现在T值为0.8,目前骨量已恢复正常,现已正常工作,摆脱了疾病的困扰。
案例三: 78岁的刘奶奶,最近弯腰摘花生时突然感到腰部疼痛不适,翻身困难,不能站立,过了数日发现腰部疼痛并未减轻,经过检查发现,胸腰椎压缩性骨折,骨密度T值-5.8,被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症,给于椎体成形术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,三日后疼痛症状明显改善,半年后复查骨密度得到显著提升,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。骨质疏松症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,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,适当的运动和科学的预防可减少患者对跌倒的恐惧,改善生活质量。增强肌肉强度和预防跌倒,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,减少骨折风险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(供稿: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脊柱科史丹辉)
史丹辉,脊柱科护士长,主管护师
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、急性腰扭伤、颈椎病、肩关节周围炎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、骨质疏松症、股骨头坏死等骨科疾病临床护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