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不少常规体检中,都有关于幽门螺杆菌(Hp)检验,而检查者看到结果显示“阳性”,大多数会感到紧张。
那幽门螺杆菌感染到底有什么危害呢?需不需要治疗呢?
1.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?
幽门:指该细菌主要生长的部位,即靠近幽门的胃窦处。
螺旋:指该细菌为螺旋形状。
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,可通过手、口、粪、不洁餐具等途径传染。能够在强酸环境下生存,并对胃黏膜造成伤害,感染率较高,我国平均感染率为50%,即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感染,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,并将胃癌的患病风险提高1-1.5倍。
2.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有什么症状?
会出现慢性腹痛、腹胀、反酸、烧心、恶心、呕吐、口气重、口干、口苦等。
3.如何确诊?
临床上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许多方法,如活组织镜检、尿素酶实验、尿氨排出实验、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、尿素呼气实验等,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老百姓说的“吹气”,医学上称为碳13呼气实验和碳14呼气实验,具有无创、准确、快速的特点。特别说明一点,抽血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抗体,只能证明曾经感染,不能确定目前是否存在感染。
4.感染后没有不适也要治疗吗?
约70%的人感染后没有明显不适症状,但没有明显不适不代表幽门螺旋杆菌没有侵犯我们的胃部健康,而且感染后还会传染给家人,所以一旦发现,建议及时治疗。
5.儿童感染需要治疗吗?
儿童感染后通常不建议常规治疗,一般14岁以后可以考虑治疗。
6.成年人治疗方案及疗程
我国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四连疗法,由四种药物组成,包括铋剂+质子泵抑制剂+两种抗生素,疗程一般为10-14日。
虽然现行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已经比较标准化,还是要提醒大家,切勿自行用药!
7.日常预防措施
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饭前便后洗手,不吃生肉,喝开水,瓜果蔬菜洗净去皮,提倡分餐制,公筷制,食具定期消毒等,保持饮食和环境卫生,避免“病从口入”。
供稿:综合内科 杨欣悦
下一篇低血糖该如何护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