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为何要做三九灸?
发布时间:2023-12-22 浏览次数:1456 来源: 预约咨询
三九灸是中医的一种艾灸方式,是在每年三九天的时候进行的一项中医养生活动。
② 治未病—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《黄帝内经》中说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,就是说,如果冬天没有固护好阳气,被寒邪所伤,来年春天就容易得温病,温病就是西医所说的传染病,比如流感。
③ 调已病—冷在三九,冬病缠身冬天人体本就阴寒旺盛、阳气虚弱,三九天冷到极致,各种虚寒症状接踵而来。尤其本身体寒、阳虚、体弱多病,尤其被慢性疾病缠身的朋友,更是苦不堪言!三九艾灸,好比在冰天雪地里烤火,对于人体调节阴阳、祛除寒邪、温补正气、提升免疫有很好的效
三九灸可以施灸以下穴位治疗相关疾病:
1. 神阙穴:温补脾肾,对脾胃虚寒、肾阳亏虚等症状有治疗作用;
2. 关元穴:强壮作用,可用来治疗慢性泄泻、支气管哮喘等疾病;
3. 气海穴:调理全身气血,对各种虚症、泄泻等有治疗作用;
4. 足三里穴:健脾和胃、活血通络,可用来治疗膝关节病变、脾胃虚寒等疾病。
三九灸的具体时间表:
预灸:2023年12月13日-2023年12月21日
一九:2023年12月22日-2023年12月30日
二九:2023年12月31日-2024年01月08日
三九灸和三伏灸一样,都属于“天灸”,在古时便有“夏养三伏,冬补三九”的养生法则,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,因为三九天是寒冷天气的代称,此时气温较低、阳气敛藏、毛孔闭塞、气血不畅,三九灸是利用辛温香窜、温阳祛寒的药物,由皮肤渗入穴位、经络,由经络直达五脏六腑,促进气血运行,从而祛除伏藏于体内的寒气,提升阳气,从而达到扶正祛邪、抗寒的效果。
因此很多人会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九灸,具体作用:
①强体魄 ——“三九”灸补,开春打虎俗话说: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。“三九”是全年最寒冷的日子,血得寒则凝,人体气血运行不畅,大量进补增加的精气就得不到有效运化,就会发生粘滞现象(如血液粘稠)。粘滞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血瘀体质,这就需要调动更多的元气来气化体内的瘀堵,也就必然形成“暗耗肾精”的现象。② 治未病—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《黄帝内经》中说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,就是说,如果冬天没有固护好阳气,被寒邪所伤,来年春天就容易得温病,温病就是西医所说的传染病,比如流感。
③ 调已病—冷在三九,冬病缠身冬天人体本就阴寒旺盛、阳气虚弱,三九天冷到极致,各种虚寒症状接踵而来。尤其本身体寒、阳虚、体弱多病,尤其被慢性疾病缠身的朋友,更是苦不堪言!三九艾灸,好比在冰天雪地里烤火,对于人体调节阴阳、祛除寒邪、温补正气、提升免疫有很好的效
三九灸可以施灸以下穴位治疗相关疾病:
1. 神阙穴:温补脾肾,对脾胃虚寒、肾阳亏虚等症状有治疗作用;
2. 关元穴:强壮作用,可用来治疗慢性泄泻、支气管哮喘等疾病;
3. 气海穴:调理全身气血,对各种虚症、泄泻等有治疗作用;
4. 足三里穴:健脾和胃、活血通络,可用来治疗膝关节病变、脾胃虚寒等疾病。
三九灸的具体时间表:
预灸:2023年12月13日-2023年12月21日
一九:2023年12月22日-2023年12月30日
二九:2023年12月31日-2024年01月08日
三九:2024年01月09日-2024年01月17日
吕妮妮 护理部主任 副主任护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现任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护理专委副主任委员、河南省豫北地区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,中联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常委、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分会常务委员、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第一届委员会委员、护理学会管理学组民营学组秘书、郑州市第七届中医药护理委员会委员、河南省刮痧、拔罐技术质控中心委员, 研究方向:中医骨伤科疾病的护理 参与河南省中医药专项课题5项,主持河南省中医药课题1项,发表论文数篇,荣获“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一等奖”,“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先进个人”“经开区优秀妇女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