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放血疗法之耳尖放血
发布时间:2023-12-06 浏览次数:3004 来源: 预约咨询
放血疗法是中医古老而有效的“去火”方法,又称刺血疗法,古称“砭法”,是用三棱针、梅花针或其他特制的放血针具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,放出适量的血液,具有和阴阳、行气血、疏经络、调脏腑作用,适用于胸膈以上的热性疾病,凡属实热之证,血瘀,邪实,热盛等所致的脏腑经络病变均可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。
由于耳尖相比其他放血部位更容易定位和操作,疼痛也相对较轻,故耳尖放血使用最为广泛,是中医常用的外治疗法。耳尖穴又名耳涌,位于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,即耳轮6、7区交界处,其下分布有耳颞神经及耳后动脉,是针灸临床常用的经外奇穴之一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、解痉止痛、清脑明目、镇静降压的作用。
取穴即:患者正坐或侧伏,折耳向前,于耳廓上端取穴;或之: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,耳廓上面的顶端。耳尖放血的功效:
1.治疗发热,各种炎症疾病,如扁桃体炎、乳腺炎、阑尾炎、肠炎。耳尖放血可降血压、镇静、安神,治疗高血压、失眠、头痛、头晕目眩、视物模糊、结膜炎、腮腺炎、麦粒肿等实热病症。耳尖(放血)是四大三抗穴之一,具有三抗一提作用,即抗过敏、抗炎症、抗风湿,提升机体免疫功能。2.耳尖有镇静作用,在用于治疗痛症之前,先给于耳尖放血,可通筋活络、祛瘀升新、镇静,治疗颈椎病、多发生肌纤维炎肩关节炎头疼、牙痛均可用
耳尖放血的注意事项:
1、出血性疾病、孕妇及体质虚弱和过敏性体质者,禁用此法。
2、晕血、耳尖穴处有溃疡或皮损者,禁用此法。
3、挤压要注意方法,不能在局部挤压,要从远端向近端慢慢地轻轻地挤压,以防血肿产生。
4、放血时特别注意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。首先要对耳廓最高点进行定位和消毒,最好使用一次性采血针,以防血源性传染病。
5、过度饥饿、疲劳、高度紧张慎用。
6、有明显出血倾向者慎用。
7、烦躁不安及疼痛不耐受者慎用。
(王聪)
王聪 骨关节一科病区护士
中医本科学历 ,主管护师,擅长股骨头坏死、髋关节病、腰痛病、颈椎病、膝关节病等疾病的护理。多次获得医院优秀员工等荣誉,在多次比赛中获得二、三等奖,具有扎实的骨伤科护理专业知识,从事骨伤科护理工作十余年,发表论文数篇。
下一篇 豆子能治病,不是逗你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