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酒作为中药的传统剂型,种类繁多,自春秋战国开始于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简单的记载“汤液醪醴”;到唐代《千金要方》、《千金翼方》等书中所载不同功效的药酒方更为丰富,到现代为止广大人民群众仍多用于日常治病和保健。
药酒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剂型,很多人在家中都可DIY制作,但是随着“自制药酒,出现乌头碱中毒”、“药酒蛇咬伤人”、“喝自泡药酒后心脏骤停”等严重毒性报道频频,引起我们的深思,家庭药酒制作、服用,注意什么才能起到安全、有效、强身健体的作用,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:
溶媒选择:传统原料酒是指黄酒,但因其杂质较多,目前临床多采用符合《中国药典》质量标准的白酒为溶媒。白酒可以消冷寒气、燥痰湿、开郁结、止水泄。黄酒健脾开胃、舒筋活血、利湿散瘀、补血养颜、延年益寿。年老体弱、气血亏虚、食欲不振的病人适饮此类药酒。啤酒疗法可治疗冠心病、高血压、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和哺乳期妇女乳汁不足等病症。葡萄酒有滋补、助消化、抗氧化、降血脂、利尿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多种保健作用。
药酒浸泡的时间:部分药酒要浸泡数月至1年以上。一般浸泡1个月即可。有时为了使有效成分更快地逸出,如不考虑美观,可将药材切碎浸泡。另外气温对药酒的浸泡有直接的影响,气温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些,气温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些。
泡酒的容器宜用玻璃瓶、瓦罐,不要用金属容器,以免金属中逸出有毒物质或产生毒性化学反应。
服用方法及时机:根据药酒的使用方式分为外用药酒、内服药酒及外用、内服均可使用的药酒。内服建议避开吃饭时服用,以避免影响药物疗效。具有补益作用的药酒可饭前服用,其余药酒均饭后服用,脾胃功能差者建议饭后服用。外用药酒避开创伤面或溃疡面。
自制药酒有风险,尽管注意到溶媒、药材、服用方法及时机,仍建议在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制作使用,作为溶媒的酒与各类西药、中成药存在相互作用;药酒所使用的中药饮片可能与食物、药物存在禁忌;药酒的储存条件亦存在差别。大家药酒使用,一定要“药”安全!
供稿:李文茜
李文茜主管药师
研究生毕业于郑州大学药学专业,临床药师进修于河南省儿童医院,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,发表SCI文章3篇,并发表多篇中文文章,获发明专利1项,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奖二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