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们的生活中,骨质疏松症正悄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。2024 年的今天,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个“无声的疾病”。
骨质疏松,即骨质疏松症,是一种以骨量低下、骨微结构损坏,导致骨脆性增加、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它常常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这是因为在疾病早期,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,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它“盯上”了。
一、骨质疏松的成因
1. 年龄因素: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的骨量会逐渐流失。尤其是中老年人,身体机能下降,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减弱,骨密度降低,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。
2. 性别差异:女性患骨质疏松的风险通常高于男性。这是因为女性在绝经后,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,会加速骨量的丢失。
3. 不良生活方式:长期吸烟、过量饮酒、缺乏运动、过度节食等不良生活习惯,都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。例如,吸烟会影响骨细胞的活性,降低骨密度;过量饮酒会抑制钙的吸收,影响骨骼的新陈代谢。
4. 疾病和药物影响:某些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、类风湿关节炎等,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,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。
二、骨质疏松的危害
1. 骨折风险增加: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骨折。轻微的外力作用,如摔倒、碰撞等,就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。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手腕、髋部、脊柱等。髋部骨折被称为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”,因为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。
2. 疼痛: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,疼痛通常在翻身、起坐、长时间行走后加重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
3. 身高变矮、驼背:随着病情的进展,骨质疏松患者的椎体可能会出现压缩性骨折,导致身高变矮、驼背等畸形。
三、如何预防骨质疏松
1. 均衡饮食:保证摄入足够的钙、维生素 D 和蛋白质。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,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、豆制品、海鲜等。维生素 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,人体可以通过晒太阳、食用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如鱼肝油、蛋黄等方式获得。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。
2. 适量运动: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,提高骨密度,降低骨折风险。适合的运动方式有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太极拳等。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,以免造成损伤。
3. 戒烟限酒: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骨骼健康造成不良影响,因此应尽量戒烟限酒。
4. 定期体检:尤其是中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女性,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,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,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。
总之,骨质疏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。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关注骨骼健康,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。如果出现疑似骨质疏松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,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,以免延误病情。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为自己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。
何兰兰 主管护师骨关节三病区 护士长 中医本科学历 学士学位,从事骨伤护理10余年,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骨伤分会委员,骨伤科护理知识扎实,擅长成人骨蚀、儿童骨蚀、髋痹病、腰痛病病的护理,发表论文数篇。
供稿:骨关节三科 何兰兰
下一篇十二时辰养生(一)—子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