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科普
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过冬?
发布时间:2023-12-30 浏览次数:437 来源: 预约咨询
糖尿病患者冬季血糖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升高,一般与运动量不大、饮食因素,以及交感神经兴奋等有关。
1、运动量不大:由于冬季天气比较寒冷,尤其进入三九天后,天气更加寒冷,所以户外运动减少,此时对血糖的消耗减少,血糖确实容易升高。
2、饮食因素:冬季室外气温较低,外出活动减少,经常会在家做比较丰盛的食物;另外年末各种节日聚会较多,如果进食的食物比较丰盛,而且量比较大,再加上含酒精类饮品的摄入,也容易导致血糖的升高。
3、交感神经兴奋:冬天天气寒冷,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会增加,促进身体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,而且有促进肝糖输出增加的作用,这些作用都有升高血糖的效果。
4、其他因素:冬季是多种疾病容易好发的季节,比如上呼吸道感染、支气管炎、肺炎或者心、脑血管疾病。人体在这些疾病状态的时候,会产生一些应激的激素,比如儿茶酚胺或者肾上腺皮质激素,这些激素就会引起应激性的血糖升高。
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健康指导、饮食控制、运动治疗、药物治疗、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进行护理,具体如下:
1、健康指导
糖尿病患者以及家属可通过多种途径学习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,并且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,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。
2、饮食控制
糖尿病患者每日要严格控制饮食的总摄入量,避免摄入过多高热
量的食物,食物的总热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、性别、体重以及病情等多方面因素确定。平时饮食要以优质蛋白、高维生素类的食物为主。
3、运动治疗
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身体耐受状况,合理制定运动计划,运动强度适宜即可,以有氧运动为主,在冬天可选择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等的运动方式。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可以一周5天,每天30分钟。注意锻炼时不可空腹,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饼干,以预防低血糖。若血糖过低或过高,不建议进行运动。另外,冬季室外温度较低,建议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户外运动时不宜出门过早,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不宜进行户外运动,以免诱发恶性心脑血管疾病。
4、药物治疗
要严格遵医嘱用药,不可擅自停药、改药、加药及随意更改服药时间。如未经医生允许随意停药,可能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,甚至并发严重的并发症,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高渗性昏迷等。同时也不可随意停药改服民间偏方。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,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。因此,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,在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及时与医生沟通,由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。
5、自我监测
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血糖的自我监测,同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最后交给大家一个降糖操,坚持做可以帮助降血糖呦!
1、固气转睛
大拇指内扣掌心,余四指握拳,扣住拇指,置于两肋,双脚十趾抓地,同时转动眼球,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。
2、横推胰脏
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,胰脏体表投影区, 一推一拉,交替操作20遍。
3、揉腹部
以肚脐为中心揉腹部,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。
4、按揉腰背
手法为双手握拳,以食指掌指关节点按压,从肾俞穴向上按摩至脾俞穴。
肾腧穴:腰与肚脐相对处,腰背往两侧约2横指
脾俞穴:肾俞穴向上4横指
5、推擦腰骶
双掌从脾俞自上而下推至八髎穴10遍。
八髎穴:分别在第一、二、三、四骶后孔,左右共八个,即整个骶尾部或臀部。
6、通调脾肾
双手拇指沿胫骨内侧缘儿由阴陵泉推至太溪穴5遍。
阴陵泉:小腿内侧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
太溪穴: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
8、擦涌泉穴
双手摩擦涌泉穴,以热透为度
涌泉穴:足底,第二三足趾缝头端和足跟连线的前1/3处
1、运动量不大:由于冬季天气比较寒冷,尤其进入三九天后,天气更加寒冷,所以户外运动减少,此时对血糖的消耗减少,血糖确实容易升高。
2、饮食因素:冬季室外气温较低,外出活动减少,经常会在家做比较丰盛的食物;另外年末各种节日聚会较多,如果进食的食物比较丰盛,而且量比较大,再加上含酒精类饮品的摄入,也容易导致血糖的升高。
3、交感神经兴奋:冬天天气寒冷,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会增加,促进身体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,而且有促进肝糖输出增加的作用,这些作用都有升高血糖的效果。
4、其他因素:冬季是多种疾病容易好发的季节,比如上呼吸道感染、支气管炎、肺炎或者心、脑血管疾病。人体在这些疾病状态的时候,会产生一些应激的激素,比如儿茶酚胺或者肾上腺皮质激素,这些激素就会引起应激性的血糖升高。
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健康指导、饮食控制、运动治疗、药物治疗、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进行护理,具体如下:
1、健康指导
糖尿病患者以及家属可通过多种途径学习、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,并且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,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。
2、饮食控制
糖尿病患者每日要严格控制饮食的总摄入量,避免摄入过多高热
量的食物,食物的总热量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、性别、体重以及病情等多方面因素确定。平时饮食要以优质蛋白、高维生素类的食物为主。
3、运动治疗
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身体耐受状况,合理制定运动计划,运动强度适宜即可,以有氧运动为主,在冬天可选择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等的运动方式。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可以一周5天,每天30分钟。注意锻炼时不可空腹,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饼干,以预防低血糖。若血糖过低或过高,不建议进行运动。另外,冬季室外温度较低,建议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户外运动时不宜出门过早,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不宜进行户外运动,以免诱发恶性心脑血管疾病。
4、药物治疗
要严格遵医嘱用药,不可擅自停药、改药、加药及随意更改服药时间。如未经医生允许随意停药,可能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,甚至并发严重的并发症,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,高渗性昏迷等。同时也不可随意停药改服民间偏方。每个病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,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。因此,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,在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及时与医生沟通,由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。
5、自我监测
糖尿病患者应学会血糖的自我监测,同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最后交给大家一个降糖操,坚持做可以帮助降血糖呦!
1、固气转睛
大拇指内扣掌心,余四指握拳,扣住拇指,置于两肋,双脚十趾抓地,同时转动眼球,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。
2、横推胰脏
双手掌由外向内推腹部,胰脏体表投影区, 一推一拉,交替操作20遍。
3、揉腹部
以肚脐为中心揉腹部,顺时针逆时针各20遍。
4、按揉腰背
手法为双手握拳,以食指掌指关节点按压,从肾俞穴向上按摩至脾俞穴。
肾腧穴:腰与肚脐相对处,腰背往两侧约2横指
脾俞穴:肾俞穴向上4横指
5、推擦腰骶
双掌从脾俞自上而下推至八髎穴10遍。
八髎穴:分别在第一、二、三、四骶后孔,左右共八个,即整个骶尾部或臀部。
6、通调脾肾
双手拇指沿胫骨内侧缘儿由阴陵泉推至太溪穴5遍。
阴陵泉:小腿内侧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
太溪穴: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
8、擦涌泉穴
双手摩擦涌泉穴,以热透为度
涌泉穴:足底,第二三足趾缝头端和足跟连线的前1/3处
供稿人:综合内科 李晶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