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庆祝512国际护士节,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特举办了“中药贴画”展示比赛。医护人员用灵巧双手,把一味味苦涩的中药材,玩出了新花样。他们把药材当做“画笔”和“颜料”,采用粘、贴、拼、嵌等技艺,巧妙地将中医养生之道与国画艺术融为一体,充分展示了中医国粹之魅力,也匠心独运地向广大市民传播中医文化。
用药材来作画,这些药材你都认识吗?想了解每一副作品背后的故事吗?今天,小编带你们了解一下这“苦涩”背后的芬芳~
为弘扬中医文化,发挥中医特色,骨外科特用中药材亲手制作了一幅中药贴画——《药食同源》。
中药组成
绿豆的功能:清热解毒,利水,解暑
赤小豆的功能:利水消肿退黄、清热解毒消痈
小米的功能:补脾胃、补肾、养心安神
白芝麻的功能:补肝肾、宜精血
黑芝麻的功能:滋养肝肾、益血乌发、降低胆固醇
女贞子的功能:滋养肝肾、明目乌发
红花的功能:活血通经、散淤止痛
黄连的功能: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
西洋参的功能:补气养阴、清热生津
熟地的功能:滋阴补血、益精填髓
玉兰花的功能:温肺益气、温经通络
荷花的功能:消肿解毒、祛湿消风、清热凉血安心养神
菊花的功能:疏散风热、平抑肝阳、清肝明目、清热解毒
腊梅花的功能:清热解毒、解暑除烦、治烫伤
寓意:“药食同源”指,许多食物即药物,它们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,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“四性”、“五味”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,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“四性”、“五味”。“药食同源”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。《淮南子.修务训》称:“神农尝百草之滋味,水泉之甘苦,令民知所避就。当此之时,一日而遇七十毒。”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,无毒者可就,有毒者当避。
很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,其实如果宽泛点来说,所有的动植物、矿物等,都属于药物的范畴,这当然也包括我们的食物。其中有些食物口感不好,但可以用来治病,就被称为药物;有些食物味道好,作于饮食之用,就被称为食物。中医里会有很多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食品,比如白芝麻、黑芝麻、绿豆、红豆、小米、山药、桂圆、百合、大枣、山楂、乌梅、核桃、薄荷等。之所以说药食同源,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物也有防病、治病的功效,因此中医有“食疗”的说法,说的就是用食物来治疗、调理疾病。